电商大家不会陌生,但是垂直电子商务,可能有很多人不了解,垂直电商指的是在某一个行业或细分市场深化运营的电子商务模式。一般这种电子商务网站旗下商品都是同一类型的产品。例如:凡客诚品、唯品会等,大多为B2B或者B2C业务。专注和专业是垂直领域的优势,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符合其自身的特定类型产品,满足某个领域的需求,这样则会更加容易加深用户的信任,加深顾客的印象,对于品牌传播十分有利。那么从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,垂直电商还有机会掀起狂潮吗?
垂直电商还有机会掀起狂潮
1、触网用户越来越多了
截止到2020年底,中国互联网网民数量达到了9.89亿人,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70%。从2020年3月到2020年12月,就增加了8540万网民。触网用户多,有三个很重要的原因:
a、人民收入的增加,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540元,增长3.8%
b、实惠又智能的手机大规模普及,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.7%。
c、互联网产品快速下沉,尤其是依托于微信、头条等产品推广
2、用户垂直性的需求难以满足
以前用户少的,一两个平台提供的产品就几乎涵盖了用户需求。而一部分用户的需求,又无法支撑一个独立平台维持下去。而现在随着网民的极速增加,大平台的每个频道又无法做到精细化,也是没有情感的运营,甚至是不专业的。比如我们拿垂钓来说,中国钓友的人数有6000多万人,但是你打开淘宝和京东,就只有商品,别无其他。这些传统的平台,更加关注某个热门频道的商品、用户、GMV。
3、流量入口增加了
在2014年以前,最主要的流量渠道还是在搜索、应用市场、卫视等媒体平台。一旦这些流量渠道被京东、淘宝等垄断之后,其他小平台几乎没有曝光的机会。而现在大家再看看,有了公众号、抖音、快手、B站、朋友圈、微信群等社交推荐,一个电商平台有了更多曝光的机会。
4、货架式电商的衰落
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关注过拼多多平台的理念,拼多多把自己定义为新电商的开创者,致力于将娱乐社交的元素融入电商运营中,提出多实惠多乐趣的消费理念。包括前段时间,国美改名真快乐的时候,我当时还不太理解。但最近一段时间,其实我有点想通了。
现在来看看淘宝、京东、唯品会等平台,就是一个大型仓库,一个无数商品陈列的货架,其实远没有满足用户真的“逛”需求,也没有体现出真正“分享”的场景。而我们在线下其实是家人、闺蜜陪伴、推荐式的消费,所以我们再来思考拼多多的拼购、社群团购、小红书种草等等,都是有情感的、有互动的消费体验。所以说,货架式电商平台更是无法满足垂直人群、新人群真正的消费体验的。
其实,就目前来说,无论国内还是国外,各类垂直电商层出不穷,顾客的需求也一再提高,不仅需要同一产品的集中展示和更低的价格,而且还要更多专业服务以及产品安全,售后服务完善等等,这样的产品才有可能在品牌营销上取得长远的发展。